近日,中机国际在多家机构中脱颖而出,接连成功竞得“湘一芙蓉改扩建工程项目”以及“杜家坪学校建设工程项目”。
老城中心的百年名校一一湘一芙蓉改扩建工程项目
项目位置:长沙市芙蓉区
用地面积:34.9亩
建筑面积:26780平方米
西南角鸟瞰图
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历史悠久,发轫于1923年符定一先生创建的“湖南私立衡湘中学”,学校成立近百年,校园面貌虽几经更迭,但现状功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
作为一个原址改扩建项目,扩建场地极其局促,设计需要在校园用地内满足学校的亟需功能,同时处理好与外界之间的过渡,然而基地位于老城区中心,周边场地环境复杂。方案需满足改扩建建筑与周边建筑的规范退距,也要保证校园普通教室和周边建筑的日照,而地形红线极其不规则又进一步放大了设计规范的各种限制,使得本项目设计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大。
色彩整合,文脉传承
由于建造时序的差异,目前学校内建筑色彩与风格各异。设计对场地和现状建筑进行分析,拆除部分老旧建筑,为扩建建筑留出足够空间,对保留建筑采取风貌修缮以及功能置换等措施,同时将校园现状建筑色彩进行整合,以红色作为主色调,辅以横向白色线条点缀,庄重而不失活泼,以实现校园建筑的整体统一,展现湘一芙蓉深厚的文化底蕴。
高效集约,轴线呼应
方案利用高效集约的总体布局来应对局促异形的用地,在各类条件及规范的限制下获取高容积率的建设规模,在充分考虑周边建筑影响和满足日照的前提下,反推建筑的布置设计。初步确定新建建筑位置后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在校园主入口将体块局部旋转,让出广场空间,同时强调校园新旧建筑相连,呼应主入口轴线。
立体校园,功能复合
方案秉承着复合化、立体化校园的理念,结合原场地高差将现田径场抬高,架板连接新旧建筑,利用田径场板下空间布置多功能厅、餐厅等公共空间功能,将单元式功能的教学办公体量置于田径场之上,如普通教室多数布置在二层及以上,以保证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设计通过倒置使用功能,释放了大量近地活动场地,回应了高密度地块的设计难点,为师生创造了更多的休闲交流场所。
层叠院落,空间复合
校园布局疏密有致,空间灵活丰富,交通便捷顺畅。方案通过层叠院落的设计,打造了一条立体化的休闲活动路径,从板下庭院到板上运动场,再到层层退台的屋顶花园,利用了空间的复合激活校园文化,打造教育综合体。
板下空间的塑造是本次设计的亮点。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后,利用板下剩余空间嵌入下沉庭院,为板下争取了良好的采光,结合庭院打造南北向的主轴,将地面无法满足的100M直跑道置于轴线尽端,沿线灵活布置体艺活动用房、展示空间及休闲设施,形成了良好的引导性。
层层渗透,移步异景
方案保留了既有教学楼前的庭院空间,再在板下嵌入下沉庭院,通过架空层的相互渗透和屋顶花园的层层退台为学校师生课间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加强了建筑之间的联系和通达性。多层次的绿化景观设计形成了主题化的校园景观,打造了移步异景的立体生态空间。
会展片区的冉冉新星一一杜家坪学校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位置:长沙市高铁会展新城
用地面积:106亩
建筑面积:59040平方米
东北角鸟瞰图
长沙高铁会展新城地处长沙市东南门户的浏阳河畔,是隶属“一核四带六簇群”的黄兴城市副中心。作为长沙重点打造的“十大重点城市片区”之一,片区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的模式,规划了26所中小学,K12国际学校1所。其中杜家坪建设工程项目西侧靠近国际会展中心,北侧紧邻片区中央大轴,位于会展新城中心地带。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中中学与小学该以何种关系进行组合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方案将小学与中学的教学区与运动区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极大地方便了各年级学生的使用,将体艺楼、图文信息中心、食堂礼堂综合楼等共享功能置于教学区与操场之间,形成整个学校的共享活力轴线。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性,通过交错纵横的风雨连廊结合底层架空、 人工绿丘、交流盒子设计,使学习与交流活动更加便捷。
反思传统教育建筑面临的空间单调无趣,功能单一,立面风格冗杂,生态性弱等种种问题, 此次方案设计立足「共」,「联」,「立」,「绿」四大策略,打造了功能更复合的教育综合体,创造了多样的学习与活动空间。
“共享社区”
「共」:在中学与小学的教学空间与运动空间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将体艺楼、图文信息中心、食堂礼堂综合楼等共享功能置于教学区与操场之间,形成整个学校的共享活力轴线,打造中小学共享社区。
“多重互联”
「联」:利用空间复合和功能复合的手法,将空间功能梳理为三个不同开放层级合理布局,并通过校园“活力共享轴”有机联系,创造出“校园综合体”的使用模式,打造出师生喜爱的学习工作场所,营造承载学生成长记忆的多元空间。
“立体游园”
「立」:给学生提供一个功能复合的教学活动空间,满足教学的同时,兼顾师生日常交流、活动的空间。通过建筑局部架空形成空中庭院,将图文信息功能置于庭院下,行政办公功能置于庭院以上,实现功能分区。结合大台阶、看台及连廊,为学生提供许多趣味的活动平台,打造立体游园。
“引绿入园”
「绿」:注重校园环境的改善与提质,利用多重院落引绿入园,通过多层次的绿化景观设计,打造立体的生态空间。关注环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响应“绿色校园”建设。
结语
罗劲工作室多年来深耕教育建筑板块,此次联合项目管理部和建研所再创佳绩,体现了对教育建筑高标准高质量一如既往的追求,无论是在高密度的老城中心,还是在快速发展的会展新城,公司都秉承着以师生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细节上精心推敲,为其打造亲切的尺度,温暖的色彩,优美的景观,创造出功能完备的理想校园。校园不仅是教育的承载空间,其形象也不是壁垒森严的传统古堡,而是一个面向未来、开放阳光的象牙白塔,是学生的自由乐园。
关注我们